本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本院动态 > 匠心独运 巧辟蹊径

匠心独运 巧辟蹊径

发布时间:2024-04-07    来源:   浏览量:

有一部名为《大国工匠》的主题系列片,一个个中国匠人用自己的巧手匠心铸造着“中国梦”: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遗漏;有人在高倍显微镜下手工精磨刀具,有人检测手感堪比X光般精准......一笔一划皆是心血,一斧一凿即为人生。

 

尽管近年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技术手段及器械有了长足的发展,手术成功率及预后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依然是心内科介入医师难以攻克的堡垒。

CTO病变是指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前向血流消失,闭塞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的病变。

传统做法即所谓正向介入技术是使用各类导丝通过“钻”、“穿”、“滑”等手法从闭塞病变近端进入,导丝若能通过闭塞处进入远端血管真腔即可完成手术。但常常因病变坚硬、角度刁钻等因素,使导丝无法通过闭塞处导致手术失败,手术成功率很低,因此逆向介入技术应运而生。

所谓逆向技术是指在正向途径失败或是不适合首选正向介入时,使用特殊导丝通过患者非闭塞血管与闭塞血管形成的微小侧支循环,进入闭塞病变远端反向穿刺通过闭塞病变从而进入近端血管真腔进而完成手术。

但逆向介入技术难点较多:首先侧支循环极为细小,稍有不慎即会引发血管受损甚至破裂穿孔;其次逆向导丝长途奔袭操控更为困难;再次即便导丝通过但若无法形成正逆向交汇亦无法完成手术……正因为逆向介入技术步骤复杂,难度及风险较高,因此对术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就有一群这样的人,他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畏艰辛,不惧风险,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勇攀医学高峰,完成一个又一个挑战。

王先生是一位61岁老年男性,因“急性心肌梗死术后8年,再发胸闷、胸痛3天”入住铜陵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病房。患者步行稍快即出现胸闷气促,生活质量极低。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严重三支血管病变,其中右冠CTO,若无法恢复有效血流,患者随时有发生心源性猝死的风险。经过胸痛中心介入团队的讨论与分析,决定分两期为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第一期处理左冠病变,包括前降支及回旋支,术后患者症状较前明显缓解。

一个月后,患者再次入院拟行二期手术,开通右冠CTO病变。术前胸痛中心冠脉介入团队仔细阅读了患者造影图像,充分考虑到术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和困难。术中首先尝试正向途径,但导丝反复进入内膜下,手术陷入困境。胸痛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严凌迅速决定调整手术策略,启动逆向介入治疗。经过不断的细致操作,导丝顺利通过前降支侧枝循环逆向送至右冠闭塞病变远端,然后采用反向控制性正向和逆向内膜下寻径(reverse controlled antegrade retrograde subintimal tracking, Reverse CART)+主动迎客(Active Greeting Technique,AGT)等技术将逆向导丝送入正向延长导管内,最终完成冠脉支架植入。经过数小时奋战,闭塞的右冠终于开通,至此患者的冠脉血管完成了完全血运重建,预后也将得到进一步改善。

以此为契机,严凌主任团队又完成多例CTO病变正逆向介入治疗。随着这一技术在铜陵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病房常规开展,铜陵及周边患者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一流的诊疗服务,标志着医院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再上新台阶,达到市内领先、省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