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本院动态 > 2016年“最美医生”、“最美护士”系列报道之五

2016年“最美医生”、“最美护士”系列报道之五

发布时间:2016-12-30    来源:   浏览量:

    开篇的话
    日前,在全市卫生计生系统组织开展的“最美医生”、“最美护士”评选活动中,我院共有11名同志获得荣誉,他们分别是: 
    “最美医生”:汪海仪、司登高、焦瑞宝
    “最美护士”:孙国兰、王志
    “最美医生”提名奖:杨茹、许安平、胡春玖
    “最美护士”提名奖:刘美玲、王维霞、胡明亮
    在这里将他们的先进事迹一一展示,希望全院职工以他们为榜样,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讲看齐、见行动”学习教育活动,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为我院的发展作出贡献。
    “最美护士”——王志 
    一件件冰冷器械的传递,你传递的是最温暖的生命希望;一页页护理文书的书写,你书写的是患者生命的宝典;两颊汗水中,你支撑着一台台手术的成功;无影灯下,你托举着一个个手术患者的健康之梦……无影灯光也许不是世界上最美的灯光,它却是世界上对生命最重要的灯光,它点燃了无数手术患者和家属的希望,为生命垂危患者带来生的光明。她就是我们科的王志老师,已经在无影灯下坚守了三十二个春秋,她把自己最美的青春年华和一腔热血都无私奉献在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岗位上。 
    一.抢救病人,勇于担当
    在1995年3月的一个夜晚,一位父亲背着一个十六岁的少年气喘吁吁地来到医院,原来少年使用燃气热水器洗澡时,热水器火熄灭,煤气外泄,门窗却紧闭。少年送来时已经呈浅昏迷状,呼之不应,口唇紫绀,诊断为急性重症一氧化碳中毒。由于当时医院高压氧舱检修,无法使用,只能给予供氧、激素、补液等对症处理,可效果不佳。随着少年昏迷的加深,出现潮式呼吸,立即送手术室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但患者的病情仍未改善,昏迷加深,瞳孔散大,病情危重。当时医院院长及外科主任果断决定大胆尝试在体外循环下行人工肺治疗,这项技术当时在安徽省也是首次开展,并且填补安徽省在该领域的空白。作为手术室体外循环灌注师的王老师必须到场。夜深人静,王老师在睡梦中被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听说有抢救病人,她二话没说,立即星夜赶往医院。她积极完善前期准备,迅速配合麻醉医生及外科医生为病人进行抢救,并施行体外循环下人工肺治疗,就是将病人的血液通过仪器在体外清除一氧化碳,进行氧合,再输送给病人,从而解除中毒症状,改善缺氧状态。手术持续了三个多小时顺利结束,病人生命体征平稳,昏迷转浅,呼吸改善,将病人安全送入病房。通过后续治疗,一直到住院第七天少年终于苏醒,第十天去除呼吸机,自主呼吸恢复,第一百零四天痊愈出院。病人及家属高度赞扬了医院高超的医疗护理技术,感激外科医生及手术室护士及时挽救了孩子的宝贵生命。 
    二.勤奋好学,刻苦钻研
     经过多年临床工作的锤炼,王志老师逐步成长为科室的业务技术骨干和中坚力量。她在工作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严谨的工作态度,慎独的专业精神。于1992年7月被医院派往北京阜外医院进修心脏外科手术体外循环技术,为期一年。学习一门全新的高难度的心脏手术配合技术,她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更多的艰辛。她对自己严格要求,学习一丝不苟,虚心请教老师,经常加班加点,勤学苦练,刻苦钻研。进修回院后配合上海专家成功实施了我院首例心脏外科手术,填补了我院心脏手术的空白。并应用该技术成功实施了体外循环下人工肺的治疗,从而挽救了一位重度CO中毒患者的生命。王老师不仅勤于钻研业务知识,还善于总结工作经验,积极撰写论文,开展护理新技术,新项目,并有效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她于1997年在国家级CN期刊“工企医刊”上发表了论文《体外循环治疗CO中毒体会》,分别于1995年、1997年撰写的论文《体外循环在非心脏手术中的应用》和《多器官复合伤的急诊手术配合》都获得了在华东六省一市外科护理学会上进行论文交流的机会。1992年由她主持的护理科研项目《高压氧、人工肺综合疗法对急性重症一氧化碳中毒的疗效》获得了铜陵市科技项目四等奖的荣誉。 
    三.也门援外,为国争光
    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王志老师作为优秀的手术室护理人才,从2002年开始连续三次代表安徽省,作为援外医疗队员被派往也门参加医疗援助工作。一去就是六年,这期间的艰辛、酸甜苦辣只有她心里知道。也门工作环境的简陋和艰苦超乎想象,生活单调枯燥,只有医院的工作是繁忙的。为了能尽快的承担起更多、更复杂的手术,她克服重重困难,耐心带教也门医院的护士,从寻找手术器械入手,努力让手术室的各项工作逐步规范,通过一段时间的管理,手术室的面貌大为改观,手术配合技术也大大的提高。有一次抢救一例大面积烧伤的患儿,孩子全身肿胀,病情危重,这时开通静脉通道,及时补液尤为关键。可值班的医护人员却找不到可以打针的静脉,个个束手无策。她们像救星一样将王老师请来,王老师耐心仔细地寻找,终于在小儿头部找到一条若隐若现的微细静脉,她小心翼翼的穿刺成功。大家一片雀跃,纷纷对王老师竖起了大拇指,交头称赞,患儿的母亲眼含热泪不停地亲吻王老师的手表示感谢。
    可在也门六年的工作中,作为女儿、妻子和母亲的她,有对父母没能尽孝道的遗憾,有对女儿无法尽责任的愧疚,更有对丈夫独自照顾家庭的歉意和默默支持的感激。然而在2009年4月7日,王老师在也门得到母亲病逝的噩耗,她当时的痛苦无以言表,她不能赶回去为母亲送别,这成了她一生的痛。然而她只能将这一切深深地埋藏在心里,继续投入到紧张手术室工作中。六年里王老师用她精湛的手术配合技术、高尚的医德、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全心全意为也门人民服务的精神,赢得了也门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赞扬和尊重。先后荣获也门埃赞省、阿特高省、阿比洋省政府颁发的“先进工作者”,阿特高省政府颁发的“五一”劳动证书,也门政府颁发的“优秀医疗队员”证书。2008年荣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发的“援外医疗工作先进个人”荣誉证书。当时整个援外医疗队都受到了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的热情接见和慰问。
    四.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王老师虽然载誉而归,却并没有被荣誉冲昏头脑。回院工作后,我科护士长安排她全权负责门诊手术室的管理工作。门诊手术室虽然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担负着四个科室的常规手术和各种急诊创伤急救,工作千头万绪,毫不轻松。王老师一如既往爱岗敬业,工作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恪尽职守、无私奉献,她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科室工作繁忙时,常常带病坚持工作。她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乐观积极、勇于担当。主动配合护士长做好科室的管理工作,为了科室的发展积极献计献策。大力倡导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为病人提供温馨的人文关怀,以爱心、耐心、热心、细心、诚心服务于每一位手术患者。她把门诊手术室管理的井井有条,为外科手术及创伤急救的开展提供了强大的后勤保障。她对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受到了手术病人、外科医生和所有同事的一致好评和尊敬。1994年度被医院授予“十佳护士”称号。每年医院先进个人的评选,科室都是采取无记名投票,她每次都是以极高的票数当选。 
    五.率先垂范,教学严谨
    王老师为人真诚、正直善良、古道热肠,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虽然在科室已经成为年资最高的老师,却从未倚老卖老,仍然处处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为了提高门诊护理组的技术水平,工作中她教学严谨、言传身教,帮助指导年轻同志耐心细致,毫无保留将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教训和病人交流沟通技巧都传授给她们。在生活中也主动关心爱护年轻护士,耐心倾听她们的烦恼,尽自己最大能力帮助她们排忧解难。她总是以自己无言的行动感染和带动大家,引导大家以诚相待、和睦相处,维持良好的工作情绪,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王老师既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又是我们的严师慈母。“百善孝为先”,她在家还是个孝顺女,父亲重病瘫痪在床好多年,她不离不弃,悉心照顾,直至去世身上都没有一处褥疮。  
    南丁格尔说过:“护理工作是平凡的工作,然而护理人员却用其真诚的爱去抚平病人心灵的创伤,用火一样的热情去点燃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无影灯下,王老师身着象征生命的绿色工作服奋斗了三十多个寒暑。她尝到了病人感激时的甜;愧对家人时的酸;工作繁忙时的苦;被病人责难时的屈,然而唯一不变的是她对护理事业的热爱,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是王志老师最真实的写照,她就是我们心目中的最美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