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医乃仁术,无德不立。构建新时代和谐医患关系,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必然要求。多年来,铜陵市人民医院大力弘扬“仁心、精医、立信、济民”的崇高精神,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摆在首要位置并作为医院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着力加以推进。作为全国文明单位,铜陵市人民医院锐意改革创新、强化责任担当,不断完善医院服务功能,切实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全力加强学科建设,努力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供情感上、技能上和疗效上的全方位保障,受到社会各界及广大患者的充分肯定和普遍赞誉。一封封发自肺腑的感谢信,一面面充满真情的红色锦旗,承载的不只是患者“病痛而来,笑脸而去”的深刻记忆,更有他们“一缕阳光照心田”的温暖获得。即日起,本报不定期推出 “点赞背后的故事”专栏,展示铜陵市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奉献爱心、传递真情的点点滴滴,以真实故事的力量促进医患换位思考,共建和谐医患关系,激励更多的“白衣天使”不忘职业初心,以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保驾护航,为健康铜陵建设贡献力量。
医患同心抗病魔 战胜“肿瘤”获新生
今年年初,张女士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了市人民医院急诊内科,将一面写有“医德高尚 医术精湛 热情服务 护理周到”字样的锦旗及感谢信,交至其主治医生王谦和该科护理人员的手中,并向他们表达了诚挚的谢意,感谢他们挽救了她的生命,也守护了一个家庭的完整。
这锦旗背后的故事还要追述到1年多前。2016年9月,张女士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痛、腹胀、低热等症状,因有多年类风湿关节炎病史,家人以为是类风湿关节炎发作,接受了抗风湿相关药物治疗,但症状无明显好转。2016年11月10日,因病情逐渐加重,张女士在多个亲属的推荐下,慕名来到市人民医院急诊内科求诊该科副主任王谦医生。王谦医生对张女士的病情进行了详细的问询,并做了细致的体格检查,判断其腹腔内有大量的腹水,考虑腹膜炎可能,遂收治入院进一步的诊治。后经B超、胸腹部CT及各项实验室检查,证实张女士体内确有大量的腹水,王医生初步诊断考虑腹膜炎,但炎症病因尚不明确,妇科肿瘤、肠道肿瘤、结核性腹膜炎、继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等疾病均有可能导致大量腹水的产生,经多个科室会诊未能明确诊断。在随后进一步检查中,腹水离心沉淀涂片查见重度核异质细胞。结肠镜检查进至乙状结肠处,发现结袢明显,但因不能耐受结束操作。最后钡灌肠结肠造影显示:降乙状结肠交界处管腔狭窄粘膜破坏,呈“苹果核”征象。这一征象显示,张女士可能患有肠道肿瘤等疾病,但仍需要进一步检查后才能确诊,张女士的家人商量后于11月24日前往南京进一步诊治。
在南京几个月的诊治过程中,张女士的爱人、孩子先后辞去工作,专程陪同照料张女士,逐渐花光了家中的积蓄,但张女士的病情仍是一步步的恶化,腹痛加重,腹水增多,出现大量胸水、胸痛、胸闷等症状。最终经南京两家大型三甲医院联合诊治,在腹水脱落细胞中发现少量腺癌细胞,经两院病理会诊考虑为女性生殖系统或腹膜Muller系统来源肿瘤,首先考虑卵巢肿瘤,经此虽诊断明确,但张女士起病即为大量腹水,上级医院专家指出已失去手术意义,建议化疗。在此后5个周期的化疗过程中,张女士的病情仍是不断恶化,而且伴随着脱发、食欲下降等各种化疗副反应。张女士的家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抱着希望于2017年5月入住上海某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在进行大量检查后仍未能明确诊断,一家人最后抱着“死也要死得明白”的决心要求专家为其手术治疗,在先期放胸腹水治疗后,肿瘤医院的专家为其进行了剖腹探查手术,但术中并未发现腹腔内各脏器、腹膜及卵巢等有肿瘤及占位表现,在征得张女士家人同意后,专家在手术中切除了卵巢,并对卵巢进行了病理检查,再次经病理会诊,得出结论:左卵巢附件、大网膜均见极个别异性细胞巢团,符合高级别腺癌。按此结论,肿瘤医院的专家制定了化疗方案,再次进行了化疗。但化疗后,张女士的病情仍未好转,仍旧不断产生胸腹水,需要靠不断放胸腹水才能缓解症状,腹痛胸痛难以忍受,专家指出张女士为恶性肿瘤晚期,治疗效果差,所剩时日不多,建议回铜陵接受安慰治疗。
在外求医大半年,历经化疗、手术、继续化疗等治疗,张女士的体重急剧下降,极度消瘦,呈恶病质状态,进食困难,剧烈胸痛腹痛,胸闷腹胀低热,起床翻身困难,不能行走,只能靠家人推着轮椅代步,腹部、胸部要靠引流管定期放胸腹水缓解症状。
事已至此,可能像大多数“晚期肿瘤”患者一样,张女士将最终慢慢走向死亡,但故事没有结束。在患者大半年的外出求医过程中,王谦医生一直与患者保持联系并密切关注着张女士的病情变化。最后时刻,张女士的家人不愿看着她饱受病痛折磨、被动等待死亡的到来,遂再次来到市人民医院急诊内科找到王医生,亦是求得安慰治疗亦是搏得最后的一丝希望,此时已是2017年6月30日。当天下午王医生即和张女士家人进行了一次彻彻底底、毫无保留的对话,在聊天中张女士丈夫的一句话引起了王医生的注意,也引起了他的共鸣,“出院前上海某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主刀专家对我说:虽然病理证实为卵巢来源恶性肿瘤,但从术中探查情况看,我不太相信你的爱人是恶性肿瘤。”,就这句话再次加深了王医生最初的判断,面对患者家属充分的信任和最后的希望,王谦医生坦诚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从第一次在我科住院到现在大半年的诊治过程中,我一直怀疑患者为“结核性腹膜炎”,该病能解释患者目前出现的所有症状,其中有两项指标“腹水腺苷脱氨酶、血沉”在不断升高,符合该诊断,但我院和上级医院相关检查一直没有直接证据,现在唯一的方法就是诊断性抗结核治疗。如果患者是恶性肿瘤,在未来6个月甚至更长的抗结核疗程中可能会走向死亡,或者因为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出现肝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而死亡,如果是结核性腹膜炎,将可能会有奇迹发生。张女士的家人在充分理解王医生的意思后,也询问了张女士本人的意见,最后一家人一致决定,与其被动等死,不如放手一搏,决定接受抗结核治疗。
这样一个决定的做出看似简单,可背后的压力只有王谦医生自己能感受到,他面前摆着的是多家上级医院的病理报告,是几乎无法质疑的“金标准”,面前的病人是多家上级医院已经判了“死刑”,很多医院科室不愿接受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在当前医疗环境下,做出这样的决定在很多同行看来无疑是给自己“打脸”。但面对患者求生的欲望,面对患者家人充分的信任,王医生还是很快制定了抗结核治疗方案并立即开始治疗,故事到现在将向着另外的方向发展。在此后住院治疗的1个月时间里,王医生每天都要到病房查看多次,观察张女士的体温、体重、腹围、尿量、尿色等变化,观察腹痛、胸闷、腹部压痛反跳痛等症状有无好转,急诊内科全体医护人员也给予张女士无微不至的照顾和精神安慰,鼓励其勇敢的面对疾病。
治疗初期,张女士的病情出现了稳定好转的迹象,但2017年7月20日,张女士病情突然加重,出现剧烈腹痛,难以忍受,腹部有明显的压痛反跳痛症状,急诊CT等检查没有发现明显急腹症等表现。面对这一突发情况,王谦医生压力巨大,难以继续坚持自己的判断。此时张女士本人及家属予以了极力支持和充分信任,给王医生坚定下去的信心,继续予以抗结核治疗。至7月29日出院时张女士病情已有明显好转,能自行下床行走,食欲明显恢复。出院后张女士按照王医生医嘱每日定时定量服药,每月来医院复诊1-2次,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胸腹部B超及CT等,腹水、胸水一次比一次减少,腹痛胸痛等症状不断减轻好转。到抗结核治疗6个多月时,胸腹部CT检查发现胸腹水已完全消失,胸部、腹盆腔未发现任何肿瘤占位表现,食欲明显好转,张女士体重甚至超过病前水平,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自2016年9月身体出现不适,直至2018年初恢复健康,张女士的康复之旅曲折波澜,历经艰险,病情一度极其危重,身形极度消瘦,病重时卧床不起,连进食都成了奢望,幸而最终在家人的不离不弃、医生的全力治疗和护理人员的精心照护下战胜了病魔。历经如此波折和磨难,最终重获新生恢复健康,张女士的内心感慨良多。她将满腔的感激之情落笔成信、书为锦旗,送到了市人民医院和急诊内科,感谢急诊内科王谦医生和全体医护人员给她带来了第二次生命。正如她自己所说,任何的语言在重获新生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唯有感谢、感激!这也是对所有白衣天使们最大的激励,他们要求不多,一句感谢和一份信任就足以让他们在救死扶伤的道路上一路前行!
编后语:
抵御疾病就像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而这个“战场”的中心则是医生和患者。在这场战争中,医患是最好的“战友”,只有战友间相互协作、同舟共济,医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医术,患者及家属充分信任和积极配合,才可能打赢这场“攻坚战”。只有相互信任,医患才能真正同心同行,以最大的力量去战胜疾病。(《铜都晨刊》2018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