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宣教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宣教 > 骨质疏松诊断与治疗

骨质疏松诊断与治疗

发布时间:2022-03-02    来源:   浏览量:

骨质疏松诊断与治疗

一、        认识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与糖尿病、老年痴呆一起,被列为世界三大老年性疾病。它不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而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负担。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常见的病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据统计我国有近8400万的中老年人存在骨质疏松症的威胁,其中60-69岁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症发生率高达50%-70%,约 30%的50岁以上妇女发生过一次或多次的椎体骨折。妇女因骨质疏松致死的人数超过乳腺癌、宫颈癌和子宫体癌。

1.为什么骨质疏松症是悄悄发生的流行病?

骨质疏松症较轻时常无症状,往往在拍片子时偶被发现由骨质疏松引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患骨质疏松症常见的症状是腰酸背痛,身高明显缩短,这些症状也常常被认为是“老缩”的必然,未被重视,以致生在病中不知病。有的甚至已经发生椎体多个骨折,也听之任之,从而长期处于失防状态。值得一提的是:骨质疏松与其它疾病不同之处在于它的发生和发展是在无声无息中进进行的,如果不以重视,反复骨折会导致致残、致死的严重后果。

2.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其特点是骨量减少,骨头外层的皮质变薄,内层松质骨的骨小梁变细、断裂、孔隙增多,质地致密而坚实的骨头变得疏松而容易骨折,就像被白蚂蚁蛀空的房梁,轻微摇动,甚至无任何外力的影响下也会自行倒塌。

3.骨质疏松症分为哪几类?

骨质疏松症可分三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

(一)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为常见,占90%。它又分为两型,I 型为绝经后骨松症,发生于 50-70岁的绝经后妇女;II型为老年性骨质疏松,发生于70岁以上的男性和女性。

(二)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是由于某些疾病或长期服用某些影响骨代谢的药物所引起的。

(三) 特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类原因不明的骨质疏松症,发生于青少年,比较少见。

二、骨质疏松症的早期发现和诊断

1.如何早期发现骨质疏松症?

X 光片要在骨矿含量丢失 30%以上时才能显示骨质疏松症的X光表现,不能早期诊断。目前通过体外分析骨骼中矿物质含量多少以判断骨质疏松程度,可早期诊断及评估治疗疗效,预测骨折风险等。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是最佳测试手段,能快捷、无创伤、精确定量。DXA 是目前国际学术界公认的骨密度检查方法,其测定值作为骨质疏松症的诊断金标准。

2.如何诊断骨质疏松症?

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Lunar Prodigy),可在体外、无创伤、快速和精确检测腰椎、股骨近端各部位骨密度。骨密度检查是早期诊断骨质疏松症、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及随访药物疗效的重要依据。

3. 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双能X线吸收法(DXA)是目前国际学术界公认的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参照国际临床骨密度学会(ISCD)的共识意见。临床上常用的推荐测量部位是腰椎1-4和股骨颈。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诊断标准,通常用T值表示,即T值≥-1.0为正常,-2.5〈T值〈-1.0 为骨量减少,T值≤-2.5为骨质疏松。

4. 哪些人易患骨质疏松症?

绝经后女性,特别是过早绝经者 <45岁,由于雌激素的消退,骨质快速丢失,容易患上骨质疏松,进入老年后,男性的骨质疏松患者也开始增多。总体来说,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女性患者占62%,男性占15%。另外:身材矮小、体重过轻者、本人或直系亲属中40岁以后有骨折史、以及长期服用类固醇激素、肝素、甲状腺素等影响骨代谢的药物等等。

5.哪些人应当进行骨密度检查?

1、65岁以下有一个或多个骨质疏松危险因素的绝经后女性;

2、70岁以下有一个或多个骨质疏松危险因素的老年男性;

3、有脆性骨折史的成年人;

4、65岁以上女性,70岁以上男性;

5、各种原因性激素水平低下的成年人;

6、X线摄片已有骨质疏松改变者;

7、接受骨质疏松治疗进行疗效监测者;

8、有影响骨矿代谢的疾病和药物应用者。

三、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与如何治疗与预防?

1. 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

疼痛、脊柱变形和发生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但许多骨质疏松症患者早期常无明显的自觉症状,往往在骨折发生后经X线或骨密度检查时才发现已有骨质疏松改变。

疼痛:有半数以上的骨质疏松患者有疼痛的表现,女性最常见的是腰酸背痛或周身酸痛,这种疼痛大多没有具体原因,时好时坏,所以有时被当作过度疲劳和肌肉损伤来对待。

脊柱变形:这在老年人身上可能体现得最明显,往往是出现驼背和身高缩短等现象,一般情况下,成人40岁以后,每增长10岁,身高下降1CM,老年期(60岁以后)可使身长平均缩短3-5CM,这大多数是由骨质疏松引起的。

骨折:轻度外伤或日常活动后发生骨折为脆性骨折。发生脆性骨折的常见部位为胸、腰椎、髋部、尺、桡骨远端和肱骨近端。其他部位亦可发生骨折。一般认为骨折是摔伤造成的,但事实上跌倒仅是诱因,而骨质疏松才是真正原因。


2. 骨质疏松症如何治疗?

首先要找出致病原因,一但控制病因,症状可逐渐好转,其次:

1、在医生指导下首先进行药物治疗以减轻痛苦,以有效减少骨折发生风险,防止再次发生骨折。药物如:降钙素类、双膦酸盐类、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雌激素类、活性维生素D等。

2、足量的钙与维生素D的补充是药物治疗的基础,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重要组成部分。

3、防上跌倒,减少骨折发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症?

1、富含钙的合理均衡饮食。提供骨形成的物质保证。如牛奶、鸡蛋、膳食中摄取钙的不足部分可由钙剂补充。

2、经常的户外锻炼。在日光下皮肤合成维生素D增加,有利于钙质的吸收。锻炼身体,促肌肉对骨骼的牵拉刺激,这样有利于骨小梁的发育和骨量的增加,还有就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实验室相关检查

1、骨钙素(Osteocalcin

    骨钙素是骨基质中最重要的一种特异性非胶原蛋白,其与骨钙的结合作用依赖于维生素 K。骨钙素含量异常多见于骨质疏松、原发性或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以及Paget 病等疾病中。目前,骨钙素已被视为骨转换标志物,用于对上述疾病进行再吸收治疗效果的监测。

2、β-胶原降解产物(β-CrossLaps

    骨基质的有机成分中,90%是由I型胶原组成的。在正常的骨代谢过程中,骨基质进行着有序的合成与分解。重要的I型胶原分解片段是C端肽(CTx)。在骨成熟过程中,C端肽的α-天冬氨酸转变成β型(β-CTx)。检测血清β-胶原降解产物可用于监测骨质疏松症或其它骨疾病的抗吸收治疗,疗效可在几周后反应出来。

3、降钙素(CT

    降钙素是由甲状腺内的滤泡旁细胞分泌,可抑制骨吸收和骨释放,同时对肾脏和胃肠道均有生理作用,是机体内钙、磷代谢的重要激素之一。

4、甲状旁腺素(PTH

甲状旁腺素(PTH)由甲状旁腺合成并分泌入血流中。PTH与维生素D和降钙素一起,动员骨骼系统的钙和磷酸,增加小肠对钙的吸收和肾脏对磷的排泄。PTH和降钙素的相互作用维持血钙水平的稳定性。血钙升高抑制PTH的分泌,血钙降低则促进PTH的分泌。

五、我们准备了以下症状自测,帮助您判断自己是否存在骨质疏松?

□   腰背疼痛、骨痛

□   身材变矮

□   驼背

□   脊柱、髋部或腕部任一部位的骨折

□   体力下降

□   腿抽筋

只要出现上面任意一条,便可怀疑您存在骨质疏松,然后,骨质疏松症的早期可以不出现任何症状。

六、联系方式

0562-5838581